德鲁克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叫做质量,就是满足需要,在当今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其实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而今年的年初国务院也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其中也指出了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措施,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企业应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将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解读国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及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两个角度,来探讨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图一
中国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到目前分三个阶段(图一)。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快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发展。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速度型增长在快速推进的同时,给中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
收入增长的同时,如何让质量与速度同步?
1996年,国务院颁发了《质量振兴纲要》,这是第一个15年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就是使当时的中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能够符合当时中国国家标准,也就是符合性质量。
到2010年,第二个中长期规划叫《质量发展纲要》,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质量发展要从符合性质量向适应性质量转变,而且明确提到了搞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质量目的是为了增效益。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我国第二个百年计划,要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前面提到的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又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聚焦点就是在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质量强国,纲要中突出了两个字,“强”和“变”。一个是质量强国,一个质量变革。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目标:
1、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2、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
3、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4、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5、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
6、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质量变革的核心是围绕质量强国目标提出八大任务、七大工程。通过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解读,可以得出国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几个核心要素:效益、产业链、质量水平、品牌、基础设施及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参考业界流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图二):检验级别、保证级别、预防级别和卓越级别。
图二
在检验级别,主要特征是以检查、排除不良产品为主要目标,质量管理主要通过检验来保证质量,为实现产品的安全、功能和机械性能。
在保证级别,主要特征是引入统计方法用于质量控制,提高工艺过程控制的自动化,主要集中在与生产活动有关的部门,实现减少失败、质量稳定。
在预防级别,主要特征是注重客户需求,推广可靠性管理思想,质量目标通过标准化、程序化、文档化、数字化实现,质量职能扩展到全业务部门,主要目标是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卓越级别,主要特征是使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作为完全的系统方法,利用统计数据和信息经济理论加以分析趋势并预测未来走势,推行持续改进思想,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这个阶段质量文化,跨职能合作、零缺陷生产及质量设计成为思想。
总的来说,质量管理发展需要经历从检验级别到卓越级别的升级转变,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迭代升级的关系,也是质量管理依照科学方法不断改善的旅程,未来将持续迎来更新换代的改进。
质量强企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实现质量强企的过程中,企业将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以下是常见的一些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只停留在认证层面,脱节严重
很多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停留在认证层面,文件和执行脱节现象严重;质量组织对事前、事中、事后缺乏系统的策划和执行,还停留在关注制造环节,质量组织还是制造系统下面的一个部门,以检验为主;质量是质量部门的事,质量方法停留在培训阶段,未在流程中固化等等。
2、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现有技术的深入思考
企业缺乏对现有技术或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难以提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受到技术水平、资源约束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现有技术的局限,创新力受到影响;强调规范、流程和程序,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性,难以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创新;难以与其他企业、学术机构或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缺乏开放与共享的创新思维,难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3、品牌建设不足
缺乏系统的品牌管理流程及标准,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和认知度不高,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品牌形象模糊,品牌定位不清,传达的信息不明确,消费者难以理解和接受品牌的价值主张。企业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品牌未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溢价。
4、质量文化不足,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未形成以一把手为核心的践行质量文化氛围,体现在企业员工没有受到充分的质量教育和培训,不能深入了解和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只关注产量而忽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导致质量缺陷;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质量管理的漏洞和质量问题的激增;部门墙和推诿现象影响企业内部的效率和效益质量。
(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以史为鉴,结合国家高质量发展及质量管理的发展路径,同时发挥企业内部智慧及外部智慧,多角度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启质量强企之路。
1、把质量发展规划视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充分发挥企业高层的领导作用,在公司战略层面将质量作为核心战略,明确“质量第一”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同时,基于现状,瞄准目标,对标质量管理发展路径及国家政策框架,做好中长期规划,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综合考虑基础能力、人才建设、组织及绩效、产品和流程等维度。通过目标与重点工作的形式落实到年度业务计划。坚决反对好高骛远,要从实际出发,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预防及卓越。
将质量发展规划视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和增强客户满意度的有效途径。这需要全员参与、定期评估和适时调整。
2、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科学的指标体系要具备几个特点:完全支撑公司战略,覆盖全业务链,具备拓展性和可塑性,能清晰指导企业高层开展质量决策,能指引企业业务部门开展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及质量改进工作。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涵盖的指标类别包括效益类、成本类、质量类等等,也可参考业界常用的平衡记分卡工具(详细可查看传世智慧首席战略官兰涛:详细拆解基于平衡计分法的战略解码方法【万字长文】)。指标体系制定(图三)首先要基于业务流确定需要评估的目标,明确要测量的内容及其度量方法,为建立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筛选关键指标,从每个指标类别中筛选出关键指标,这些指标最能反映目标实现情况。量化指标,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量化,遵循测量可靠、可行、经济的原则,确定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制定评价标准,设定基线,为每个指标设定评估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经验水平,将标准设定为定量或定性。建立指标模型,将量化指标和评估标准组合起来,构建指标模型,实现对目标的综合测评。反馈和修正,及时反馈指标的测评结果,对不达标或超标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修正和改进,以不断完善指标体系。
3、开展全业务的质量技术创新
企业应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全业务过程质量。应该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应该与供应商、客户等相关方进行开放式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相互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化质量技术创新;应该积极推行标准化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制造过程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计和审核,不断改进质量体系和管理方式,创新质量管理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如: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
4、强化问题管理闭环
问题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技能,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提升绩效。在企业的战略通过年度目标及重点工作分解到年度和客户的需求通过产品实现过程交付给客户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里需要形成闭环的管理机制,这个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问题管理流程,可以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监控问题等环节。同时,企业需要提供资源和技能,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专业的问题解决人员、数据分析工具、培训课程等。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问题管理过程中的解决措施要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过程中如何改善来彻底解决问题,并通过知识积累来完成最后的闭环。
5、加强对人才有效管理和培养
人才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任总曾说过:“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人才分为两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不同层次、职能、技能等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人才培养计划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在不同领域,如质量管理、技术知识、行业动态等方面知识的内部共享,通过内部论坛、工作研讨会等方式,使员工共同学习、交流,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贡献以及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来设定奖励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高;可以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引入高校优秀教师和专家,定期开展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为员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要利用建立流程、制度,强化员工素质管理,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每个员工的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将个人的能力变为企业的能力,实现团体的价值是管理人才的宗旨。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在国家良好的大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质量兴则企业兴,企业强则国家强。未来十年对中国而言将是非常重要的十年,中国将继续保持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并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以实现更加强大和繁荣的未来,在这过程中,中国企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愿更多的企业把握潮流,加入到这一行列中。